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

【爽文你好嗎】@竹風書苑

第四場-臺北市 [竹風書苑(公館店)]
<爽文你好嗎> 新書分享 ing
今日氣溫暖洋洋,在滿是書的屋子裡說林爽文的故事,鼻子還聞著濃濃的書香味,發現大家聽得有些沉重,但對於民變的新觀點和古地圖研究的部份,都表現得興緻高昂 
明日傍晚七點半到九點半,在台中市默契咖啡還有一場,歡迎中部朋友有空前來參加爽文座談!
照片更多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ISArtCenter/posts/1414513912012291


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

【爽文你好嗎】集資出版計畫將於 2017/10/31 到期!!!

【爽文你好嗎】集資出版計畫
即將將於 2017/10/31 到期!!!(倒數26小時~~)
目前距離目標還有 8 萬元,
請大家幫忙宣傳、分享、集氣,
促成林爽文書籍|繪本|地圖順利出版問世 
十分感恩認識和不認識的朋友,
兩個月來默默支持我們,
義不容辭地推薦和幫忙宣傳《爽文你好嗎》,
只剩下不到三天,
希望朋友們跟我們一起堅持下去,
順利達成集資的目標!
♡支持☆贊助♡預購⊙捐贈♡【爽文你好嗎】
詳情請點入>>>>https://www.zeczec.com/projects/jis-artcenter




張凱惠/賊走路、鄉親寮:由生活日常重新認識林爽文@鳴人堂

張凱惠/賊走路、鄉親寮:由生活日常重新認識林爽文


嘉義忠義十九公廟祭祀力抗林爽文的十八名義士和一隻義犬公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庫
嘉義忠義十九公廟祭祀力抗林爽文的十八名義士和一隻義犬公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庫
大多數人都知道臺灣清治時期三大抗清革命事件,領導者依時間序分別為朱一貴、林爽文、戴潮春。這三起由底層人民集結起來抵抗清國政府的力量,以「林爽文事件」最富盛名,不僅捲動全臺眾多族群,也在臺灣民間社會遺留下許多生命記憶。當我們重新回顧過去,無論是反清革命者,或是從附清廷的保鄉衛土義士,都已成為今日臺灣人共有、共享、共榮的文化養分。

中寮鄉早期又名「鄉親寮」,《臺灣客語概論》記載:十八世紀乾隆年間的中寮,因廖姓族人與人發生爭執,於是邀請林爽文來當和事佬、做公親。原本雙方爭執已到了拿起鋤頭傢伙,準備械鬥的場面,因林爽文的居中協調,而將大事化小、小事化無。「林爽文事件」後,中寮鄉親感念林爽文的義助,遂將地名變更為「鄉親寮」。

由此可見,林爽文在當時是一位具有影響力的人物,並且獲得大多數人的推舉和信賴。「林爽文事件」起事初期,抗清的人們指定大盟主非林爽文不可,「眾擁爽文為盟主」,不然他們就不想繼續南攻了。

林爽文供詞筆錄。翻拍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《天地會(第四冊)》。 圖/民俗亂彈
林爽文供詞筆錄。翻拍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《天地會(第四冊)》。 圖/民俗亂彈
林爽文的地名傳說
今日北中寮有一個地方,就叫「爽文村」。林爽文曾帶著上萬人離開大里之後,經過九九峰火焰山,再向南路過今日的爽文村,並在此地紮營。

1836年(道光十六年)的《彰化縣志》卷二〈規制志〉中已有記載「爽文路」的地名;到了1879年(光緒五年)夏獻綸畫的《彰化縣六社輿圖》中,也可看到「爽文路」的前身,即臺中岸里番社平埔族所繪《按理番社把守圖》中的「賊走路」。從這些記載中,似乎可以琢磨北中寮人們對於「林爽文」頗有感念和懷念的意涵,不然誰會說:「嘿,我是『爽文村』的人」呢?

林爽文曾居住過大里,並在此建城池、挖壕溝、設立元帥府。當時福康安被大里杙人以砲火伺候、不停止地夜襲之後,隔日他率大軍進入大里杙城,發現竟是一個空城。於是福康安憤怒焚毀整個大里杙庄,並將五座林氏祖墳挫骨揚灰,抄封大里杙林氏八百多甲土地。
對大里杙人們來說,這是一個歷史上的創傷、家族難以抹滅的印記,因此面對林爽文事件,人們是相當矛盾的。然而近代後人仍在大里區內以「爽文路」命名,跟爽文村一樣設置了爽文國小、爽文國中,以紀念這位大里杙的一代風雲人物。

其他地名傳說包括:國民政府來臺時,原本要將乾隆皇帝嘉獎守城的「嘉義縣城」改成「爽文市」,霧峰則有「爽文市場」,甚至林爽文離開東勢被泰雅族突襲往北走經過的馬達拉邦山陡坡,也被命名為「爽文坡」,苗栗卓蘭還有「爽文坑」等等,族繁不及備載。

乾隆25年《臺灣民番界址圖》中部局部圖,原圖典藏於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。 圖/...
乾隆25年《臺灣民番界址圖》中部局部圖,原圖典藏於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。 圖/民俗亂彈

結合《岸里番社把守圖》與中研院《臺灣百年歷史地圖》重繪的「爽文路」及「賊走路」(...
結合《岸里番社把守圖》與中研院《臺灣百年歷史地圖》重繪的「爽文路」及「賊走路」(2015.10.24)。 圖/作者重繪
誰是林爽文?
究竟「林爽文」是一個怎麼樣的人?為什麼他有這麼大的影響力,讓臺灣各個地方的三十萬人們願意跟著他一起束旗反清,甚至在他亡命被捕之前,身邊還跟隨著一、兩百多人?這些人都知道自己即將會死,為什麼還緊緊地跟著爽文呢?

林爽文的「勇敢」在《乾隆平定臺灣戰圖》可以觀察得到。當林爽文在竹南老衢崎被抓時,只有他和一直緊緊跟著的何有志兩人,但現場的清兵鄉勇卻有四百多人。從銅版畫中可見,面對林爽文本人,清軍僅有少數人包圍林爽文,其他人都站得遠遠的,而林爽文則一絲畏懼都沒有,表情淡定宛若這一切都在意料中。或許,如此無畏無懼、英雄姿態的領導者,正是當時受苦難的臺灣人們,所共同期盼與需要的。

民間如何紀念林爽文?
民間記憶林爽文的方式,非常多元且複雜,除了上述遺留下的地名傳說,今日仍可在民間社會看到祭祀林爽文革命死難者的相關祭儀,諸如:新竹義民祭、竹南中港祭江、沙鹿至鹿港等地祭祀王勳、烏溪流域祭拜七將軍、嘉義忠義十九公信仰、北港義民廟等等。

晚近更有研究發現,雲嘉地區於農曆五月在住家大門口進行普渡儀式的特殊習俗,也與林爽文革命事件息息相關。這些祭祀行為,有些雖是宣稱紀念與林爽文相互抵抗的「義民」,卻也經常可以發現,其實這些儀式是對事件死難者的集體祭祀。或許,這就是革命事件塵埃落定後,臺灣民間社會集體療傷的一種方式。

我們從今日臺灣所擁有的地理、傳說、節慶等痕跡,皆可看到「林爽文事件」對後人的影響;而從文獻中也隱約可見其性格,這些都是在清國官方歷史中沒記載的,也是臺灣社會至今也尚未正視的部分。

若把歷史視為一個生命體,而這生命體在臺灣這個島嶼上不停輪迴,第一次輪迴不去面對問題及處理,再來一次時因著我們的習慣或許又會重蹈覆轍。無論從過去各個斷代史來回望臺灣,或是將臺灣這個島嶼的歷史視為一個完整生命體,若我們能如林爽文般以無畏大方之姿,勇於面對、討論及處理這些棘手問題,臺灣人的未來、臺灣人的後代會不會就能少走一些冤枉路?在看似糾結迴圈中撞牆的次數會不會少一點呢?
  • 文:張凱惠,也品文藝工作室負責人、《爽文你好嗎?》作者。
  • 更多民俗亂彈WebFB
 
▲ 《爽文你好嗎?》重返歷史現場出版計畫

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

【爽文你好嗎】@彰化紅絲線

"爽文你好嗎"
第三場 彰化市 紅絲線 text apartment
新書分享ing
處處可見書店老闆娘😀的用心,
一樓書店,二樓茶店,三樓展覽空間....
凱惠今晚說了許多血腥的戰場故事,
還好紅絲線氛圍超溫暖 
其實,還分享了田野的經驗和還有一些地方傳說啦!
這次無法前來的朋友,後面還有四場 🌼

ps.今天凱惠還凹了大家幫主編唱生日快樂歌!
#可惜沒拍照,真的相當感人~~

更多照片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ISArtCenter/posts/14087842692519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