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

集集埔古戰場

雖只一分鐘的集集埔古戰場影片,仍可見獅頭山勢的險峻,這裡是230年前爽文們搬大樹巨石作背水一戰的地方,但,為何選擇在集集埔呢?
影片先從最陡的步道往上爬,到獅頭山的山頂至少三條山徑,然後再沿著濁水溪往西側登山步道,沿途的荒涼與蕭瑟,似乎在訴說著歷史的記憶...
青銀合創實驗方案--複審部分影片
也品文藝
Chang Kai Hui
Anna Chen

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

布展-後風景

今天早上來 籃城書房- REST Book & Bed 佈展囉~~~
去年 也品文藝 在這舉辦過一次分享林爽文研究的座談,今年,應籃城之邀於七、八月暑假展出 Chang Kai Hui 的「古戰場、今地圖」的手繪地圖作品。
雖然這是第三次的展了,然而今日見到古地圖,還是相當有感覺,如同見到老朋友一樣...
歡迎大家有空來 籃城書房- REST Book & Bed 看展喔~
#明日七月一日開展
#八月十二號有座談請洽書房
更多照片這裡去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ISArtCenter/posts/1286049744858709

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

慶祝粉絲頁突破700人

感謝大家支持,我們這一個粉絲頁一直都很低調,沒有特別廣大宣傳。(這大概跟本人一樣害羞,所以發文少些 >///////< )
|
不管如何,有什麼活動還是會在粉絲頁跟大家說的,請大家放心。
|
最後,也請大家繼續支持我們了喔,謝謝  

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

【暑期展覽預告】

暑假展覽 Part 1
【後風景:林爽文古戰場,今地圖-張凱惠地圖創作展】in 籃城書房- REST Book & Bed
展期:2017/07/01-8/31
講座:8/12下午2:30-4:30
1.
從2013年「後風景(Post site/sight)」在新竹金變堂藝術空間的展覽結束之後,我就跌入了準備畢業的前奏,後來經過了三一八學運之後,總算在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跌跌撞撞的畢業了。畢業之後陸續有人邀請去分享「林爽文」、邀請展覽、撰寫相關的學術論文,甚至是在潛沉、消化之後,開始做新的關於「林爽文」的作品。漸漸地,後來開始有人問我,為什麼是研究「林爽文」?
之前還沒有接觸到此類的問題,大多是討論作品為什麼這樣做?在去年2016年於彰化紅絲線書店展覽時,總覺得還是有些什麼能夠以言語討論的,比如說「林爽文是誰?」、「『林爽文事件』是什麼?」…甚至對今日的我來說,還有許多希望能夠傳達的作品都還在努力發展中,也預計在今年的九月、十月獨立出版籌備許久的《爽文你好嗎》書籍,甚至在之後也想要拍攝跟林爽文有關的紀錄片,但還在思索形式怎麼呈現,關於那一個我們都無法再接觸到西元1786年的年代。
台灣在17、18、19世紀都有抗清事件,以清國皇帝們為主體的觀點敘述是「三大民變」,但這些看似「民變」的背後意義是什麼?這些被汙名化的人們,為什麼明知道「抗清革命」會失去性命,為什麼這些前輩們還是要做呢?工作室內部的討論是一致認為這些還沒有在台灣被討論,甚至於「林爽文」到底是誰、他抗清的精神是什麼,台灣的人們還沒有完整的輪廓,大抵上只是很簡單概略地說,是因為清國政府太過腐敗,所以他們就拿起鋤頭、耕種的器具對抗具有強大的炮火、排槍、兵力的清國了。除此之外,少見以台灣人為主體觀點的討論與敘述,剖析來看清國治理之下台灣人抗官「三大革命」背後的台灣人獨立意識,這是相當可惜的。
一樣的反帝制,一樣地拋頭顱、灑熱血,何以美國、愛爾蘭、芬蘭…的革命志士都成為了後代子孫和世人讚詠的對象,被文化轉譯成為油畫、舞台劇、電影、交響樂…等藝術作品,台灣與這些國家中間的差距到底在哪?
2.
「林爽文事件對台灣的影響是什麼?」其實有很多歷史學界的前輩們主要談的就是在「林爽文事件」之後,乾隆皇帝對台灣做了什麼樣政策的改革等;但在「林爽文事件」對台灣人思想與社會價值觀有什麼改變、影響等,比較少被著墨與討論的,畢竟「林爽文事件」牽連範圍甚廣,遍及的早就不是只有中部,還有北部、南部;再來就是它發生在兩百三十多年前,當年台灣被視為中國的邊疆地區,能夠被如實紀錄和記載的台灣史料相當有限,身為當代的學者能夠參考著墨的也相當有限,沒有事件的第一觸及對象能夠被訪問,除了清國逼著林爽文說話留下來的供詞,其他參與事件的人們並不願,也不敢再多說甚麼,以至於我們無從了解關於1786年前後台灣人們的思想樣貌以及對於該起義抗官事件的評價,所幸今日台灣仍遺留相當多可以藉此推敲了解的痕跡。
230多年前的「林爽文事件」,就如同今日「三一八學運」的18世紀的翻版,台灣人集體站出來表達對政府官僚和社會不公不義的不滿,只是清國的官吏燒人民房子、逮補斬首疑似天地會的人民,最後台灣人選擇以武裝抗清,佔領縣城、漢人聚落等,還殺害了平日魚肉欺壓百姓的貪官汙吏。
「後風景:林爽文古戰場,今地圖」展覽的作品,以地圖創作為主要展覽物件,地圖上承載著林爽文起義失敗逃逸經過的地方,但它其實不只是單純的逃逸路線,跟隨林爽文一起逃逸前往意圖居住在三貂角移民的人們有近萬人,在訪調的過程中得知,當逃亡的處境越來越惡劣時,沿途有的人選擇留下來,改名換姓繼續存活,這些地方還散播留存著林爽文的抗清種子,等待時機一到,這些種子即成為烈焰的火焰,熊熊燃燒著抵抗不公的正義之火,230年前林爽文和其部隊在台灣西半部所經之處,抗清事件燃燒的血液,它留在爽文經過的每一個地方,而留在當地的這些爽文的兄弟們以地名、廟宇、各種傳說形式來紀念他,讓我們都能夠望眼穿越兩百多年,藉此看到先人們是如何地以隱喻的形式紀念「林爽文」、「林爽文事件」,重返那一個為了台灣更好的理想,而奮不顧身燃燒性命的美好年代。
3.
這是跟隨在爽文後面多年爬梳文獻、各式資料的我們,老是在歷史文獻的夾縫中看見爽文跟他的兄弟們的義氣、情義的情感,還有兄弟們之間的矛盾與背叛等等,時而感動地激動流淚,時而感嘆惋惜,然後還是一邊擦著眼淚、擤擤鼻涕,眼睛含淚後還是繼續跟在他的後面,不想就只是這樣寫寫文字、辦辦展覽之後就台灣歷史與爽文揮手道別,簡單地結束了這段台灣歷史!
因為還沒完呀,在爽文身後仍有許多的關於台灣歷史的故事拼圖尚待發掘,還有許多關於台灣地方家族故事有待探索,而230多年前爽文和他的兄弟們的台灣信仰、他們的熱血打拼、甚至是將那些令人動容的勇敢和不屈不撓的精神,即使林爽文事件於230多年前結束了,還有千千萬萬個爽文,在台灣土地上、火紅血液裡,延續著難以熄滅的「爽文精神」。
而此展,只是剛剛開始。
凱惠
---
暑假展覽 Part 2
【擬。林爽文Virtual Lin Shuang-wen】in 江山藝改所 Jiang Shan Yi Gai Suo
張凱惠(Chang Kai-hui)
展期:2017/07/29-8/31
講座:7/29下午2:30-4:30
作品論述:
珍‧雅各(Jane Jacobs)著的《集體失憶的年代 》所提及的:「一個黑暗時代不只是一堆消去與扣除。它不是一項空白;其實有許多東西被填到這真空之中。但這些添加物與過去是脫節的,並且本身反而加強了歷史之消泯感。 」 (p13)。
以「清國」為敘述主體的「林爽文事件」,我們無從此得知當以「林爽文」、民間主體的歷史事件模樣為何。台灣另外一種歷史記憶存留在我們祖先的族譜和口傳敘事裡,「林爽文起義」在「祖先記憶」中未被完整流傳至當代,在230年前林爽文的那一個年代,祖先做了多少爭取自由、犧牲性命的事。
《涅槃經》:「其觸牙者,即言象形如萊茯根(蘿蔔);其觸耳者,言象如箕;其觸頭者,言象如石;其觸鼻者,言象如杵;其觸腳者,言象如木臼;其觸脊者,言象如床;其觸腹者,言象如甕;其觸尾者,言象如繩。」「林爽文事件」就是那一頭大象、那一個黑暗的年代,每個不同族群的人看見同「林爽文」的模樣。《擬・林爽文 (Virtual Lin Shuang-wen) 》就是創作者以眼中看見、走過看見的呈現。
沒有自動替代文字。